新聞網訊 12月25日下午,應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邀請,中國海洋大學趙建教授在我校會議中心401會議室作了題為《人工納米顆粒的環境生物效應》的學術報告。報告由我院孔范龍副院長主持,學院百余名師生聆聽了此次報告。
報告中,趙建教授以課題組15年來在環境毒理學方面的研究工作為切入點,圍繞以石墨烯為代表的納米材料對水生生物小球藻的毒性機制,天然有機質、陽光、共存污染物等環境介質對納米毒性的緩解機理,氧化鈦、氧化鈰等金屬氧化物通過食物鏈傳播對人體健康影響以及微塑料對人體呼吸系統影響等四個方面作了系統闡述,展示了團隊的最新科研成果,讓師生對納米材料的環境毒理學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報告后,他和在場師生進行了學術指導和交流,耐心細致地解答了他們提出的相關問題,并對具體的科研工作進行了指導,整個學術報告現場氣氛熱烈而融洽。
趙建,中國海洋大學教授、博導。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2018)和山東省自然科學杰出青年基金(2018)獲得者,并入選泰山學者青年專家計劃(2019)。主要從事納米顆粒和微塑料的環境地球化學和環境毒理學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18篇)、Water Research(5篇)等環境類主流期刊發表SCI論文60余篇,H-index 30,SCI總引用3400余次(web of science),5篇論文入選“ESI高被引論文”。擔任環境類SCI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Quality副主編,Environmental Pollution和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編委,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7項,獲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