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網訊 為進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和培養質量,同時促進導師之間的交流、合作和科研能力的提升,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能源與環境材料研究院自2020年9月起每周進行一次由導師主講的釘釘講座。該系列講座以研究院的研究生為主,同時面向學院的全體研究生。講座內容主要包括:(1)科研方法和心得;(2)文獻調研、閱讀方法和經驗;(3)論文寫作注意事項、技巧和經驗分享;(4)研究生階段如何快速成長;(5)與基礎知識、實驗技能、數據解析有關的內容。至12月26日,該系列講座圓滿結束。導師們精心準備,分享了各自最擅長的知識和技能。研究生們積極參與,都表示收獲良多,提高了科研覺悟,增加了科研知識,提升了科研技能,為將來更好地進行科研工作打下了基礎。
2020年秋季學期能源與環境材料研究院導師講座列表
序號 |
時間 |
時長 |
主講人 |
講座題目 |
1 |
9.26, 9:30 |
2 h |
李星運 |
文獻調研及閱讀 |
2 |
10.10, 9:30 |
1.5 h |
吳廣磊 |
研究生階段應掌握的基本能力及個人規劃 |
3 |
10.17, 9:30 |
2 h |
林春富 |
晶體結構精修:原理與實踐 |
4 |
10.24, 9:30 |
2 h |
焦正波 |
Photoshop圖片處理 |
5 |
10.31, 9:30 |
1 h |
曹海杰 |
VASP計算流程與數據分析 |
6 |
10.31, 10:30 |
1 h |
劉雪華 |
TEM樣品制備、數據分析及其在材料表征中的應用 |
7 |
11.7, 9:30 |
1.5 h |
馮紅彬 |
粉末多晶材料X射線衍射——原理、方法與應用 |
8 |
11.14, 9:30 |
1.5 h |
郭培志 |
膠體納米晶的功能化自組裝 |
9 |
11.21, 9:30 |
1 h |
張傳輝 |
程序升溫技術及其在催化中的應用 |
10 |
11.21, 10:30 |
1 h |
王憲芬 |
強大的Mendeley軟件——從文獻閱讀到論文寫作 |
11 |
11.29, 9:30 |
2 h |
李洪亮 |
“化學、材料與能源”,從學科及科研角度看它們的發展 |
12 |
12.05, 8:30 |
2 h |
趙修松 |
BET和BJH模型及其在計算材料的比表面積和孔徑分布中的應用 |
13 |
12.12, 9:30 |
1 h |
王葵葵 |
擴散的模型和應用 |
14 |
12.12, 10:30 |
1 h |
劉娜 |
固體表面的浸潤性基本理論及應用 |
15 |
12.19, 9:30 |
1 h |
李國玲 |
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培養良好的科研習慣 |
16 |
12.19, 10:30 |
1 h |
徐秉輝 |
英語學習的幾點建議 |
17 |
12.26, 9:30 |
1 h |
陳海潮 |
?談研究生如何入課題及開展課題研究 |
18 |
12.26, 10:30 |
1 h |
張連營 |
電催化工作電極制備及其催化性能表征 |
在總結這次系列講座經驗的基礎上,該研究院計劃于2021年春季學期舉辦“儀器原理與操作”系列講座,對研究院重要的測試表征儀器和材料制備設備的原理和操作進行詳細講解,以提儀器設備的使用效能,提升師生們的科研效率。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能源與環境材料研究院一直十分重視對研究生的培養與教育,鼓勵研究生從事高端科研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效。2020年度,獲研究生國家獎學金(5人),山東省科技創新大賽二等獎(1項),校級優秀博士學位論文(2人),校級優秀碩士學位論文(10人);有3名2017級碩士生讀博深造,有1名2018級碩士生已收到清華大學的博士生錄取通知書。